出于對學生負責、對教育負責的態度,中山大學不能對此事視而不見。
從昨晚開始,一篇曝光中山大學教授張鵬性騷擾女生的文章——《她曾經以為自己能逃開教授的手》,在朋友圈刷屏。文章中提到的張鵬,是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教授,跨學科博士生導師,兼任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物種生存委員會委員,2016年青年長江學者。
從頭銜來看,張鵬教授在學界可謂“功勛卓著”。但就是這樣一位學界“重量級”人物,被多名學生曝出,在2011-2017年間持續不斷地在騷擾女學生和女教師。在此期間,他還涉嫌性侵一位大一女生(有監控等佐證),被學校給予了黨內警告處分。學生們對此頗為不滿,于是有5名女生聯名,在今年“五四”青年節,給中大紀委發去了舉報信。
從廈大教授吳春明“誘奸門”到北航陳小武事件,近年來,校園性騷擾事件已是頻密曝光。張鵬被曝對多名女學生、女教師性騷擾,是否也是掉進了同一個坑里,就目前看,仍待查證。若他涉嫌性侵大一女生后被黨紀處理屬實,那他面臨的輿情無疑對他相當“不利”。
實質上,當這么多學生集體指控,公眾很難不順著經驗化判斷去推演劇情。鑒于此,涉事校方顯然也該回應輿論關切,就張鵬涉嫌性騷擾問題屬實與否,給出確切說法。
遺憾的是,在此事仍在校內發酵、還沒進入公共輿論場時,涉事校方對此處理似乎并不積極。與學生們的“義憤填膺”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校方的“冷處理”。
據了解,這些女生的舉報在學院里傳開后,支持當事人的學生們自主成立了“中山大學人類學系反性騷擾小組”(下稱小組),草擬了《人類學系學子關于本系的輿論事件及加快建立本院反性騷擾機制的建議信》,并發送至院長、副院長、系主任的郵箱。有學生甚至在“為學校發展規劃建言獻策之十大提案”活動中提交了”關于中山大學師風師德規范細則的建議”的提案。
提案上交后,有些校領導多次找了提交提案的學子們談話,表示提案做得很好,但“這個話題太敏感不宜公開討論”,甚至拒絕了讓學生公開對提案進行答辯,在提案優秀獎的獎狀上,也不能出現提案具體名稱。有記者聯系相關部門,也得到了“不能接受采訪”的回復。
明眼人都知道,這不是一個多么難處理的事件。根據舉報線索一一公正調查,再將調查結果向學生乃至社會公開,并適時建立師德規范——這本是一個正常的處理邏輯。在這方面,北航等學校已經立了個標桿。
事實上,越早正視和回應,就越能用校方積極處理迎來的正面評價,化解性騷擾帶來的負面輿情。
如果并不存在張鵬性騷擾女學生的事情,那涉事校方出面解釋清楚,還老師一個清白就好。至于當初為何只給了張鵬黨內警告處分,是為了給學生家長一個交代,還是張鵬的行為的確有違師德但程度還未嚴重到開除其教籍的程度,也可以給學生們解釋清楚。
師德不是小事,畢竟每一年每一級都有初入校園、單純軟弱的女學生。如果任由一個看上去“德高望重”“值得信任”卻有性騷擾前科的教授長期存在于學生之中,對很多女學生來說無異于深水炸彈,誰也不知道他哪天爆發,會對誰造成一生不可逆的傷害。
隨著輿論的發酵,涉事校方應該一改目前“一面夸學生提案做得好,一面對學生、媒體的質疑不回應、不討論”的態度,出于對學生負責、對教育負責的態度,盡早就這事給出更明晰的交代。
畢竟,越是一頭扎進沙子里當鴕鳥,屁股就越容易被攻擊。
成人高考又稱“函授”,需要參加全國統一成人高考生。所有人員均可報名:學制通常為3年,2015年報名時間至8月31日,入學時間為2016年3月,畢業時間約為2019年3月..
進入招生專題自學考試是當前學制中畢業時間最短的提升學歷途徑,但是考試相對難度較大,即日起報名至2015年9月初截止。最快可在1-1.5年獲得畢業證書,國家承認學歷。
進入招生專題網絡教育均為省外重點大學招生,學員直接在江西本地學習考試,由高校自主入學測試,通過率99%以上。學制時間較短,2.5年即可畢業,即日起報名至2015年9月初截止,2015年10月注冊學籍,2018年1月畢業。
進入招生專題通常稱為“電大學歷”也稱為”夜大”,是一種通過業余面授學習及網絡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構成。學制時間較短,2.5年即可畢業,即日起報名至2015年9月初截止,2015年10月注冊學籍,2018年1月畢業。
進入招生專題